当前位置:妙笔阁小说网>玄幻>文豪1978> 第651章 三堂会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1章 三堂会审(1 / 2)

漫威一分钱不花,只出版权,改编还要收取50万美元的版权授权费,以及后续票房分账的5%。

这么做相当于左手倒右手,而且风险全由林氏影业承担了,相当于是给漫威抬轿子。

漫威坐等收钱,看起来稳赚不赔,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

林氏影业和泡泡宇宙耗费6.5亿美元买下漫威,不是为了看着它倒闭的,适当的输血是必然的操作。

超英电影投资大多不菲,2000万美元在好莱坞只能算是中小投资,这也是林氏影业能承受的试错成本。

之所以找李仁港来当这个导演,一是因为他是《黑侠》的导演,《黑侠》的故事跟《刀锋战土》风格很接近。

二是香江大多数导演在节省预算方面是有两把刷子的,2000万美元的投资足够他们拍出一部质量合格的以动作为主的超英电影了。

在开启《刀锋战士》项目之前,林氏影业内部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关于漫改电影的研究。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好莱坞绝大多数的漫改电影失败跟它是否是漫画改编无关,纯粹是好莱坞这帮人自己作的。

这帮大电影公司的高管们在拿到漫画角色的版权后,基本都要推翻原有剧情和人物设定,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漫画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就比如最早一版的《美国队长》,电影公司把美国队长的身份改为地方检察官,连名字都换了,毫无军方背景,也无超能力。

武器也不是盾牌,而是一把枪,哪个观众看完这东西能把它跟《美国队长》

联系起来。

大多数的失败并非源于无能,而是傲慢。

而在尊重市场这方面,林氏影业的编剧团队大多是从飞纸仔起家,要比好莱坞那帮制片人和导演更懂得放低身段,迎合市场。

因此,陶玉墨对《刀锋战士》这部试水之作寄予了厚望,只要能够成功,漫威这盘大棋就算是活了。

「第一部作品,哪怕少赔一点也没关系,关键是把这条路走通。」陶玉书态度谨慎的说。

「道理是这样,但标准肯定还是要定高一点。」

聊过漫威的事,陶玉墨又谈到了奈飞的近况。

上线一年半,奈飞的表现越来越抢眼。

随着DVD播放器在美国民众当中的普及,奈飞的用户规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目前订阅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90万名。

而在生产厂家的不断竞争中,这一年来DVD播放器的产品价格也在迅速下降。

在圣诞期间的促销活动中,个别厂家的播放器零售价做到了379美元。

从第一年上市的最高售价上千美元,到如今的379美元,产品零售价的大幅下降直接惠及了所有消费者,扫除了DVD标准走进美国家庭的最大障碍。

按照美国消费电子制造商协会的预估,1998年美国的DVD播放器销量有望突破200万台,并且还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呈指数级增长趋势。

而根据日本电子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00年美、日两国的DVD市场规模合计为13200亿日元,也即110亿美元。

不管是自身发展还是产业发展都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奈飞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美国互联网和影视行业最受瞩目的创业公司之一。

马克·伦道夫这位公司的掌舱人更是成为了各大风投公司的座上宾,这些风投公司现在就等着奈飞什么时候再融一轮资,好让他们能够上车。

可现实情况却是,去年陶玉书一场营销活动烧掉了上亿美元之后,奈飞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大规模的烧钱活动。

而因为独特的订阅模式设计,奈飞的现金流要远比一般的公司更加充裕,足以支撑现阶段的发展了。

「现在投资人们盼着奈飞融资,奈飞内部倒是挺稳定,大家的目标都放在了上市上。

他们都明白,一旦成功上市,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将收获不菲的财富。」

听着妹妹的话,陶玉书摇了摇头,「奈飞上市还不急。DVD的市场规模还没起来,等个一年再看,明年的重点还是在亚太新闻网上。」

今年以来,雅虎的市值升至30亿美元,超过了炙手可热的网景公司,成为美国互联网行业最受瞩目的新星。

雅虎大举向综合服务转型,带火了「门户网站」这个新兴的商业网络概念。

在雅虎的影响下,美国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美国在线突破了1000万注册用户大关。

陶玉书已经为亚太新闻网定下了目标,明年要借着这股东风登陆纳斯达克蹭一蹭雅虎的气运。

姐妹俩聊着公司的事,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吃晚饭时才停下来。

吃过晚饭,林朝阳正同陶玉书说话,家里来了客人,是《花城》几位编辑组团来了。

一共来了三人,分别是主编肖建国、副主编田英和林朝阳的责编林贤治。

几人这次进京是为了组稿,要在年前把跟《花城》关系比较好的燕京作家们都拜访一遍。

编辑外出组稿,其实跟做销售的拜访客户差不多。

小六部口胡同一向是外地作家、编辑来京的第一站,这几年虽说冷清了一些,但客人依旧不少。

几人这次也是刚下了火车,就直奔这里。

关心完了林朝阳新作的创作进度,肖建国开口说:「我们这次来是有个想法,想借朝阳同志这里开个茶话会,跟燕京的作家朋友们热闹热闹。」

难怪一下子来了三个人,原来是这么个由头,林朝阳心想。

对于《花城》的操作,林朝阳倒没什么惊讶的,这种事他们以前也经常干,

只不过这次是把地点换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他家的西院本来就是文学界同仁经常出没的地点,搞个这种活动倒是相得益彰,林朝阳欣然应允。

说过了正事,肖建国等人留宿在了西院。

隔天几人早早的就出门去拜访作家,虽说过几天要举办茶话会,但一些重要的作家他们还是要提前登门拜访一下。

下午两点多,林朝阳叫人带他去机场接人。

上午的时候他接到了二埋汰的电话说要来燕京,林朝阳问他来燕京的目的,

他搞得神神秘秘的,非得见面才说。

车子抵达首都机场,等了半个多小时,林朝阳接到了人,二埋汰这次是和王实一起来的。

上了车,林朝阳问:「这回能说了吧?」

二埋汰看向王实,「还是王总说吧。」

王实的表情中压抑着一丝自得,说:「前两天我们接到通知,说有ZY领导想见见我。」

林朝阳略一思索,「是朱?」

王实面露钦佩之色,「没错。」

「当下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的局势虽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下行趋势和消费遇冷是很明显的。

10月底世界银行在香港的年会,朱郑重表示人民币不会编织。

这样一来,压力就给到了国内,拉动内需成为必然。

现在全国居民储蓄高达5万亿,只要能释放出一部分消费能力,经济复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王实字字如玑,对大局势的判断可以说是分毫不差,林朝阳赞赏了他一句,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我也是来之前专门请教了一下政策向的同志,进京觐见,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

林朝阳内心轻叹一声,推动房地产发展,有助于恢复经济活力,增加居民收入,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随着房价的不断推高,老百姓们的生活压力也会变得更大。

几人聊了一阵政策,林朝阳又请两人吃了饭。

有王实在,二埋汰没住林朝阳家,而是陪着他去住了宾馆。

晚上,林二春坐在客厅里,忧虑道:「这半年又是减税、又是取缔福利房、

又是允许推广住房抵押贷款,看来上面是铁了心要发展房地产啊!」

「这还不好?您老以后生意能做得更大了,说不定能成大老板。」林朝阳调侃道。

林二春横了他一眼,「有啥好的。这么一弄,房价越来越贵。燕京现在的房价,九成老百姓都已经买不起房子了,以后不是更不好过?」

林朝阳摊摊手,「那能有啥办法,刺激经济嘛。要不然老百姓赚不到钱,也过不上好日子。」

「两头堵啊!」

「是这么个道理。」

又过了几天,小六部口胡同西院久违的热闹起来。

《花城》在国内文学界是一线文学杂志,影响力很大,主编、副主编集体出动,燕京的作家们都很给面子。

王濛、谌容、林津岚、邓友枚、宗璞、张洁、刘昕武、李拓、郑方龙、陈健功、于华、刘振云、刘恒—·

如今燕京文坛能叫得出名号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几乎悉数亮相,场面热闹非凡「难得今天人齐,文协开会都没见这么些人,你们《花城》的面子够大!」

王濛见看人多,笑哈哈的对肖建国说道。

「不是我们面子大,而是大家喜欢今年这个举办地点。一听说我们要在这里办茶话会,个个都积极。」

肖建国的话略带恭维,但也是实情。

过去十几年里,小六部口的西院留下了大家太多的美好回忆。

现在虽说冷清了些,但只要有人愿意张罗,大家还是很高兴来捧场的。

茶话会没有什么固定话题,大家谈笑风生,聊着各自的近况和创作,偶尔插几句文坛八卦,气氛轻松融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