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阁小说网>网游>古典白话合集>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1 / 2)

有诗写道: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天地仿佛老去,狂风卷地,大雪肆意飞舞。树林边隐隐约约好似排列着剑戟,竹林中阴森森宛如摆放着刀枪。雪花如同六瓣之花,构成巧妙的陷阱,万里大地银装素裹,成了一片战场。这场景恰似玉龙刚刚争斗完毕,满天的鳞甲纷纷扬扬地四处飘散。

话说宋江的军队,借着这场大雪,吴用定下了计策,利用雪后的陷坑成功捉住了索超。其余的军马纷纷逃回城中,报告索超被擒的消息。梁中书听闻后,顿时慌了神,连忙传令众将,务必坚守城池,绝对不许出城迎战。

且说宋江回到寨中,在中军帐内坐下。很快,伏兵便将索超押解到帐下。宋江见了,心中大喜,赶忙喝退军卒,亲自上前为索超解开绳索,随后将他请入帐中,摆下酒宴热情款待。宋江言辞恳切地安抚道:“你瞧瞧我手下的众多兄弟,大半原本都是朝廷军官。只因朝廷昏暗不明,纵容那些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专权作恶,残酷迫害良民百姓,他们这才心甘情愿地协助我宋江,一同替天行道。倘若将军不嫌弃我们,不如就以忠义为宗旨,携手同行。”索超本就属于天罡星之数,与梁山有着不解之缘,当下便归降了宋江。当夜,众人在帐中摆酒欢庆。

第二天,众人商议攻打城池的事宜。然而,连续攻打了好几天,城池却始终未能攻破,宋江为此忧心忡忡。当晚,宋江在帐中休息,刚一躺下,突然感觉阴风阵阵,寒气扑面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天王晁盖欲进又止,口中喊道:“兄弟,你还不回去,更待何时!”晁盖就站在他的面前。宋江大吃一惊,急忙起身问道:“哥哥从哪里来?你的冤屈至今未能昭雪,我心中日夜不安。之前一直没能好好祭祀,所以哥哥显灵,想必是有所责怪。”晁盖说道:“并非为此。兄弟,你往后退一退,你的阳气太盛,我不敢靠近。如今我特意来告知你:贤弟你将有百日血光之灾,唯有江南地灵星能够医治。你应当尽早收兵,这才是上策。回军自保,以免长久围城带来更多麻烦。”宋江还想再问个明白,便向前赶去说道:“哥哥阴魂到此,请务必说出实情。”却被晁盖一推,宋江猛地惊醒,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他立刻让小校去请军师吴用前来解梦。

吴用来到中军帐,宋江将梦中的奇异之事详细地说了一遍。吴用听后说道:“既然是晁天王显圣,那我们不可不听从。如今正值寒冬,天寒地冻,军马实在难以久留。我们暂且回山驻守,等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之时,再来攻打城池,也为时不晚。”宋江说道:“军师所言极是,只是卢员外和石秀兄弟还深陷囹圄,度日如年,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兄弟前去营救。倘若我们就这样回去,我实在担心那些人会害了他们的性命。此事让我进退两难啊。”众人商议了许久,却始终没有定论。

第二天,宋江只觉得神思疲惫,身体酸痛,脑袋像被斧头劈开一般剧痛,浑身仿佛被蒸笼蒸着,一病不起。众头领纷纷前来探望。宋江说道:“我只感觉背上热辣辣地疼得厉害。”众人一看,只见宋江的后背肿得像个鏊子一样。吴用说道:“这病不是痈就是疽。我查看过医书,绿豆粉能够护心,防止毒气入侵。赶紧去买些来,给哥哥吃。”众人一边派人四处寻药医治,一边照吴用所说给宋江服用绿豆粉,然而宋江的病情却不见好转。这时,浪里白跳张顺说道:“小弟以前在浔阳江的时候,母亲曾患背疾,百般医治都不见效,后来请来了建康府的安道全,他手到病除。此后,小弟只要有点银两,就会派人送给他。如今看到兄长身患此症,此地距离江南路途遥远,即便立刻出发,也难以迅速赶到。为了兄长,我只能星夜兼程,前去拜请他来救治兄长。”吴用说道:“兄长梦中晁天王说,百日之灾唯有江南地灵星可治,莫非指的就是安道全?”宋江说道:“兄弟,你若真认识这个人,那就快去吧,不要怕吃苦受累,一切以义气为重。务必星夜前去请他,救我一命。”吴用让人取出一百两蒜条金,准备送给安道全作为酬金,又拿出二三十两碎银作为张顺的盘缠,叮嘱张顺道:“你现在就出发,无论如何都要把他请来,千万不可有误!我现在就拔寨回山,咱们在山寨里会合。兄弟,你一定要尽快赶来。”张顺告别众人,背上包裹,踏上了行程。

且说军师吴用传令众将,暂且收兵罢战,回山休整。众人将宋江安置在车子上,连夜启程。北京城内的守军因为之前中过伏兵之计,猜测此次又是诱敌之策,所以不敢贸然追击。第二天,梁中书得知消息后,说道:“他们这一走,不知是何用意?”李成和闻达说道:“吴用那家伙诡计多端,我们只可坚守城池,不宜追击。”

话分两头。且说张顺一心想要救宋江,连夜赶路。当时正值冬末,不是下雨就是下雪,路途极为艰难,再加上他心中焦急,出门时竟忘了携带雨具。他行了数千里路,终于来到了扬子江边。这天,北风呼啸,冻云低垂,天空中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张顺冒着风雪,一心想要渡过长江,他拼了命地赶路。尽管眼前的景色一片凄凉,但江中的景致却别有一番韵味。有《西江月》词为证:孤雁在寒冷的云层中凄厉地鸣叫,寒鸦在枯木上盘旋。空中的雪花如同梨花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玉一般的积雪压在桥边的酒旗上,渡口的渔船也被银装素裹。远处的前村隐隐约约有两三户人家,这江上傍晚的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张顺独自一人来到扬子江边,四处寻找渡船,却连一只船的影子都没看到,心中焦急万分,只能叫苦不迭。他沿着江边来回走动,忽然看到芦苇丛中升起了几缕炊烟。张顺连忙喊道:“船家,快把渡船划过来载我过江。”只见芦苇丛中簌簌作响,走出一个人来,此人头戴箬笠,身披蓑衣,问道:“客人要去哪里?”张顺说道:“我有急事要渡江去建康,多给你些船钱,快渡我过去。”船家说道:“载你渡江倒没问题,只是现在天色已晚,即便过江去,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你就在我的船上歇一晚,等到四更天,风停月明之时,我再渡你过去。你得多给我些船钱。”张顺心想,也只能如此了,便跟着船家钻进了芦苇丛。只见滩边系着一只小船,船篷下有个瘦后生正在烤火。船家扶着张顺上了船,走进船舱,张顺把身上湿透的衣服都脱下来,让那瘦后生在火上烘烤。张顺打开衣包,取出棉被,裹在身上,躺在船舱里,对船家说道:“这里有酒卖吗?买点来喝也好。”船家说道:“酒倒是没地方买,不过可以给你一碗饭吃。”张顺吃了一碗饭,便倒头睡去。一来他连日赶路,十分疲惫,二来他过于大意,到了初更时分,便不知不觉睡着了。那瘦后生正对着炭火烘烤身上的衲袄,见张顺睡着了,便对船家说道:“大哥,你瞧见了吗?”船家走过来,在张顺的头边轻轻一摸,感觉像是有金银财物,便摇了摇手说道:“你去把船划到江中心,到时候再动手也不迟。”那后生推开船篷,跳上岸,解开缆绳,上船拿起竹篙,将船撑开,又搭上橹,咿咿呀呀地把船摇向江中心。船家在船舱里拿起缆船索,轻轻地将张顺捆绑起来,随后到船梢的艎板底下取出板刀。

这时,张顺恰好醒来,双手被缚,动弹不得。船家手持大刀,压在他身上。张顺说道:“好汉,你饶我一命,我所有的金子都给你。”船家说道:“金银我要,你的性命我也要。”张顺连忙喊道:“你就让我死个痛快,这样我的冤魂就不会来缠着你。”船家放下板刀,将张顺“扑通”一声丢进了江里。随后,船家打开张顺的包裹一看,见里面有许多金银,便起了独吞的心思,对着那瘦后生喊道:“五哥,过来跟你说句话。”那后生钻进船舱,船家一把揪住他,手起刀落,将他砍死,然后把尸体推进了江里。船家清理了船中的血迹,独自摇着船离开了。有诗叹道:宋江偶然患上背疮,张顺前往江东请医。烟水芦花的深夜,为财害命的行径实在可悲。

却说张顺水性极佳,能在水底潜伏三五天。他被推下江后,在江底咬断绳索,游到南岸。上岸后,他看到树林中闪烁着灯光。张顺浑身湿漉漉地走进树林,发现是一家村酒店,此时正值半夜,店家正在榨酒,破壁缝中透出灯光。张顺上前敲门,一位老者打开门,张顺立刻向老者磕头行礼。老者问道:“你莫不是在江中遭遇抢劫,跳水逃命的?”张顺说道:“实不相瞒,老人家,我来建康办事,因为天色已晚,便在江边找船渡江,没想到碰上两个坏人,他们抢走了我所有的衣服和金银,还把我推进了江里。好在我会游泳,这才捡回一条命。求老人家救救我。”老者听后,将张顺领进后屋,拿出一件衲衣给他换上,又帮他把湿衣服拿去烘干,还热了些酒给他喝。老者问道:“汉子,你姓什么?从山东来这里办什么事?”张顺说道:“我姓张,建康府的安太医是我的兄弟,我特地来看望他。”老者又问:“你从山东来,经过梁山泊了吗?”张顺说道:“正是从那里经过。”老者说道:“他们山上的宋头领,从不抢劫过往客人,也不害人性命,只是一心替天行道。”张顺说道:“宋头领以忠义为本,从不伤害良民,只痛恨那些贪官污吏。”老者说道:“老汉听说,宋江这伙人确实仁义,专门救济贫苦百姓,哪里像我们这里的草寇。要是他们能来这里,百姓可就有福了,不用再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欺压。”张顺听后,说道:“老人家,你别吃惊,我就是浪里白跳张顺。因为我哥哥宋公明背上生了疮,让我带一百两黄金来请安道全。没想到我在船上大意睡着了,被那两个恶贼绑了双手,扔进了江里。我咬断绳索,才逃到了这里。”老者说道:“你既然是那里的好汉,我叫我儿子出来和你见见。”不一会儿,从后面走出一个年轻人,他一见到张顺,便倒头便拜,说道:“小人久闻哥哥大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见。小人姓王,排行第六,因为跑得快,大家都叫我霍闪婆王定六。我平生就喜欢游泳和舞棒,也曾拜过不少师傅,可惜都没学到真本事,只能在江边卖酒为生。刚才哥哥被劫的那两个人,我都认识:一个叫截江鬼张旺,另一个瘦后生是华亭县人,叫油里鳅孙三。这两个家伙经常在江里抢劫行人。哥哥放心,你在这儿住几天,等他们来喝酒的时候,我帮哥哥报仇。”张顺说道:“多谢兄弟好意。但我为了兄长宋公明,恨不得立刻赶回山寨。等天亮了,我就进城去请安太医,然后回来与你相见。”王定六把自己的衣服都拿给张顺换上,又连忙摆酒招待,这里暂且不提。

第二天,天气放晴,雪也融化了。王定六给了张顺十几两银子,送他进城。张顺来到建康府,径直走到槐桥下,看见安道全正在门前卖药。张顺走进门,对着安道全便磕头行礼。古人有一首诗,专门称赞安道全的医术:他的肘后珍藏着百篇良方,金针玉刃的医术得自师傅真传。就算是重生的扁鹊也难以与他相比,他的大名远扬万里。

这安道全家传的内科、外科医术都极为精湛,因此远近闻名。他看到张顺后,便问道:“兄弟,多年不见,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张顺跟着安道全走进屋里,将闹江州后跟随宋江上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又讲到宋江身患背疮,特地派他来请神医,还差点在扬子江丢了性命,所有的事情都如实相告。安道全说道:“若论宋公明,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义士,我去走一趟倒也值得。只是我的妻子刚刚去世,家中再无亲人,我实在离不开,所以很难前往。”张顺苦苦哀求道:“要是兄长不肯去,我也没法回山复命了。”安道全说道:“再商量商量吧。”张顺百般恳求,安道全这才答应下来。

原来,安道全与建康府一位名叫李巧奴的烟花女子往来密切。李巧奴生得十分美丽,安道全对她颇为宠爱。有诗描述李巧奴的美貌:

蕙质温柔更老成,玉壶明月逼人清。

步摇宝髻寻春去,露湿凌波步月行。

丹脸笑回花萼丽,朱弦歌罢彩云停。

愿教心地常相忆,莫学章台赠柳情。

当晚,安道全带着张顺来到李巧奴家,安排酒宴。李巧奴认张顺做叔叔。几杯酒下肚,众人酒至半酣,安道全对巧奴说:“我今晚就在你这儿留宿,明天一早和这位兄弟去山东一趟。快则一个月,慢则二十来天,就回来见你。”李巧奴撒娇道:“我不许你去!你要是不听我的,以后就别再登我的门。”安道全说:“我的药囊都收拾好了,只等出发,明天就走。你放宽心,我去去就回,不会耽搁太久。”李巧奴愈发撒娇,倒在安道全怀里说:“你要是不听我的,去了,我就咒得你浑身碎成肉片!”张顺听了这话,心里恨不得一口吞了这女子。

天色渐晚,安道全大醉,被搀到巧奴房里,倒在床上。巧奴便来打发张顺:“你自己回去吧,我家没地方给你睡。”张顺说:“我要等哥哥酒醒了一起走。”巧奴赶不走他,只好安排他在门首的小房间里休息。

张顺满心忧虑,哪里睡得着。初更时分,有人敲门。张顺透过壁缝看去,只见一个人闪了进来,和老虔婆说起话。老虔婆问:“你这么久没来,去哪儿了?今晚太医醉倒在房里,这可怎么办?”那人说:“我有十两金子,送给姐姐打些钗环。大娘你行行好,让我和她见个面。”老虔婆说:“你就在我房里等着,我叫女儿过来。”张顺借着灯影一看,竟是截江鬼张旺。原来这家伙每次在江中抢到钱财,就来这里挥霍。张顺见了,怒火中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