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阁小说网>网游>古典白话合集>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1 / 2)

话说贾琏出发之后,偏偏平安节度去巡视边境了,大约要一个月才能回来。贾琏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只能住在客栈里等候。等到平安节度回来,事情办妥,返程时已经快两个月了。

谁知道王熙凤心里早就谋划好了,贾琏前脚刚走,她回来就叫来各种工匠,收拾东厢房的三间屋子,按照自己正室的样子进行装饰陈设。到了十四日,王熙凤就向贾母和王夫人回禀,说十五日一早要去姑子庙进香。她只带了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四个人。还没上车,王熙凤就把缘由告诉了众人。又吩咐随行的男人们,都穿上素色衣服,乘坐素色车盖的马车,一行人径直前往。

兴儿在前面带路,一直来到尤二姐家门前敲门。鲍二家的把门打开。兴儿笑着说:“快去回禀二奶奶,大奶奶来了。”鲍二家的听了这话,吓得魂飞魄散,赶忙飞奔进去报告给尤二姐。尤二姐虽然也吃了一惊,但既然人已经来了,只能以礼相待,于是急忙整理衣服迎了出来。到了门口,王熙凤才下车走进来。尤二姐一看,只见王熙凤头上戴的都是素白银器,身上穿着月白色缎袄,外面披着青缎披风,下身是白绫素裙。她眉毛如弯弯柳叶,高高挑起两端,眼睛似丹凤,眼神中透着精明。容貌俏丽如同春天盛开的桃花,气质清素好似秋天高洁的菊花。周瑞媳妇和旺儿媳妇两人搀扶着王熙凤走进院子。尤二姐满脸陪笑,赶忙迎上前去行礼,开口说道:“姐姐大驾光临,我没能远迎,还望恕罪,实在是仓促了些。”说着就行礼下去。王熙凤连忙陪着笑脸,不停地还礼。两人手挽手一同走进屋里。

王熙凤坐在上座,尤二姐让丫鬟拿来褥子就要行礼,说:“我年纪轻,自从到了这里,所有事情都是我母亲和姐姐商量着做主。今天有幸和姐姐相见,如果姐姐不嫌弃我出身低微,以后凡事还求姐姐多多指点教导。我也会全心全意,只服侍姐姐。”说完,就行起礼来。

王熙凤急忙起身还礼,嘴里忙说:“都怪我见识短浅,一味地劝丈夫行事要慎重,不要在外面寻花问柳,以免让父母担忧。这都是你我为他好的一番苦心,怎奈二爷误会了我的意思。他在外面眠花宿柳的事瞒着我也就罢了;可如今娶姐姐进门这样的大事,这也是关乎人家的大礼,他却也不跟我说。我也曾劝二爷早日行此大礼,好为生育后代做准备。没想到二爷反倒认为我是那种善妒的妇人,私自做了这件大事,都不跟我讲。让我有冤无处诉,只能天地可表。十天前我就听说了这件事,担心二爷不高兴,所以没敢先说。如今正好他远行在外,所以我亲自来拜见姐姐,还请姐姐体谅我的心意,劳驾姐姐移步到家中。你我姐妹住在一起,共同劝说二爷,让他慎重对待世事,保养好身体,这才是正理。要是姐姐在外面,我在里面,虽然我愚笨低贱,不配与姐姐相伴,但我的心里又怎能安稳。再说,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也太不成体统。二爷的名声也很重要,就算别人议论我,我也不怨。所以我这辈子的名声,全靠姐姐了。那些下人们说的闲话,难免是因为看我平日里持家太严,在背后说些有的没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姐姐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会信那些话。要是我真有不好的地方,上头有三层公婆,中间又有无数的姊妹妯娌,何况贾府是世代名门,怎么能容我到今天。如今二爷私自把姐姐娶在外面,换做别人肯定会生气,我却觉得是好事。这正是天地神佛不忍心看我被小人们诽谤,所以才有了这件事。我今天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吃同住,享受同样的待遇,一同侍奉公婆,一起劝谏丈夫。有喜同喜,有悲同悲;情同亲姐妹,和比亲骨肉。这样一来,那些小人见了,自然会后悔以前错看了我;就是二爷回来,他作为丈夫,心里也难免会暗自懊悔。所以姐姐简直就是我的大恩人,让我以前被误解的名声一下子都洗刷干净了。要是姐姐不跟我回去,我也情愿在这里陪着姐姐。我愿意做妹妹,每天服侍姐姐梳头洗脸。只求姐姐在二爷面前替我说几句好话,给我留个安身的地方,我死也愿意。”说着,就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尤二姐见她这样,也不禁流下泪来。

两人相互见了礼,按顺序坐下。平儿赶忙上来也要行礼。尤二姐见平儿打扮不俗,举止神态都很有气质,料想她就是平儿,连忙亲自拉住她,只说:“妹子可千万别这样,你我都是一样的人。”王熙凤也急忙起身笑着说:“折煞她了!妹子只管受礼,她原本就是咱们的丫头。以后可别这样了。”说着,又让周瑞家的从包袱里拿出四匹上等的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作为见面礼。尤二姐赶忙拜谢收下。

两人喝着茶,互相诉说着过往的事情。王熙凤嘴里全是自责的话,什么“都怪我不好,怪不得别人,如今只求姐姐疼我”之类的。尤二姐见她这样,就觉得她是个极好的人,心想小人不得志就诽谤主子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就对王熙凤推心置腹,聊了一会儿,竟然把王熙凤当成了知己。又见周瑞家的等媳妇在旁边夸赞王熙凤平日里的诸多善举,只是太实心眼了,才惹人埋怨;还说:“已经把房屋准备好了,奶奶进去一看就知道了。”

尤二姐心里早就想进贾府和大家一起住,如今又看到这样的情形,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便说:“本来就该跟着姐姐去,只是这里怎么办呢?”王熙凤说:“这有什么难的,姐姐的箱笼细软尽管让小厮搬进去。这些粗笨的东西也没什么用,还让人看着就行。姐姐觉得谁可靠,就叫谁在这里。”尤二姐连忙说:“今天既然遇到了姐姐,这一进去,所有事情就全凭姐姐安排了。我来的日子也不长,也没管过家,对世事不太了解,怎么敢做主呢。这几个箱子搬进去吧。我也没什么东西,那也不过是二爷的。”王熙凤听了,就吩咐周瑞家的记清楚,好好看管着把东西抬到东厢房去。

于是催促着尤二姐穿戴好,两人手挽手上了车,又坐在一起,王熙凤还悄悄地告诉尤二姐:“我们家规矩大。这件事老太太一点都不知道,要是让老太太知道二爷在守孝期间娶了你,非得把他打死不可。现在先别去见老太太和太太。我们有个很大的花园,姐妹们都住在那里,人少,不容易被发现。你这一去先在园子里住两天,等我想个办法跟老太太她们说清楚了,到时候再见才妥当。”尤二姐说:“一切都听姐姐安排。”那些跟着车的小厮们事先都被交代好了,所以现在不走大门,直接往后门去。

下了车,王熙凤把众人打发走。就带着尤二姐从大观园的后门进去,来到李纨那里和她见了面。当时大观园里十个人有九个人都知道这件事了,如今忽然看见王熙凤带着尤二姐进来,引得很多人过来看热闹,还纷纷问候。尤二姐一一和大家见了面。众人见她长得标致,又和蔼可亲,无不称赞。王熙凤一一吩咐众人:“都不许在外面把风声传出去,要是让老太太、太太知道了,我先让你们死。”园子里的婆子丫鬟们向来都怕王熙凤,而且这又是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做的事,大家知道事情关系重大,都不敢管这件事。王熙凤悄悄地求李纨先收留尤二姐几天,说:“等我回禀清楚了,我们自然会过去。”李纨见王熙凤那边已经把房屋收拾好了,况且又在服丧期间,不方便大肆宣扬,觉得这是正理,就答应先把尤二姐留下来住。王熙凤又想办法把尤二姐原来的丫头都打发走了,还把自己的一个丫头派去伺候她。暗地里吩咐园子里的媳妇们:“好好照看她。要是她有什么闪失或者跑了,都找你们算账。”自己又去暗中谋划其他事情。家里的人都暗自纳闷,心想:“看她怎么突然这么贤惠起来了。”

尤二姐到了这个地方,又看到园子里的姐妹们都很友善,倒也安心地住了下来,觉得自己找到了好归宿。谁知道三天之后,丫头善姐就开始不太听使唤了。尤二姐说:“头油没有了,你去跟大奶奶说一声,拿些来。”善姐就说:“二奶奶,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没眼色呢。我们奶奶每天既要伺候老太太,又要伺候这边太太和那边太太。这些妯娌姐妹,上下几百号男女,每天起来,都等着听她的安排。一天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外面从娘娘算起,还有王公侯伯家的各种人情往来,家里又要调度这些亲友的事务。银子上千两,钱上万贯,一天都要从她一个人手里、心里、嘴里调度安排,哪能为这点小事去麻烦她。我劝你将就着点吧。咱们又不是明媒正娶进来的,这是我们奶奶千古少有,是个贤良的人,才这样对你,要是换个差些的人,听到你这话,大吵大闹起来,把你丢在外面,你死不死,活不活的,你又能怎么样呢!”一番话说得尤二姐低下了头,心想既然这样,也只能将就着了。

那善姐渐渐地连饭都懒得端来给尤二姐吃,有时候早一顿,有时候晚一顿,拿来的东西还都是剩的。尤二姐说过两次,善姐反而先叫嚷起来。尤二姐又怕别人笑话她不安分,只好忍着。每隔五天八天能见到王熙凤一面,王熙凤总是和颜悦色,嘴里一口一个姐姐叫着。还说:“要是有下人伺候得不周到,你管不住他们,尽管告诉我,我来教训他们。”又骂丫头媳妇们说:“我太了解你们了,欺软怕硬,背着我,你们还怕谁。要是二奶奶跟我说一个不字,我要你们的命。”尤二姐见她这么好心,心想:“既然有她在,我又何必多事。下人不懂事,也是常情。我要是告状,他们受了委屈,反而会让人说我不贤惠。”因此反而替那些下人遮掩。

王熙凤一方面让旺儿在外面打听详细情况,把尤二姐的事情了解得清清楚楚。原来尤二姐早就有婆家了,她的女婿现在才十九岁,整天在外面嫖娼赌博,不务正业,把家里的财产都花光了,父亲把他赶了出来,他现在只能在赌场里混日子。他父亲收了尤二姐母亲十两银子退了亲,可这个女婿还不知道。原来这个小伙子名叫张华。王熙凤把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了解清楚了,就封了二十两银子给旺儿,悄悄地让他把张华找来,养着他,让他写一张状子,直接往官府衙门去告,就告琏二爷“在国孝、家孝期间,违抗圣旨,瞒着亲人,倚仗钱财和权势,强行逼人家退亲,停妻再娶”等等。这个张华也知道事情的利害,一开始不敢轻举妄动。

旺儿回去把情况告诉王熙凤,王熙凤气得骂道:“真是癞狗扶不上墙的东西。你仔细跟他说,就算告我们家谋反也没关系。不过是借他闹一闹,让大家都没脸。要是事情闹大了,我自然有办法平息。”旺儿领命,只好详细地跟张华说了。王熙凤又吩咐旺儿:“他要是告你,你就跟他对质。”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说:“我自有办法。”旺儿听王熙凤这么说,心里有了底,就又让张华在状子上把自己也添上,说:“你就告我从中往来传递消息,所有教唆二爷做的事情都是我干的。”张华得了主意,和旺儿商量好了,写了一张状子,第二天就到都察院去喊冤了。

都察院的官员坐堂看状子,见是告贾琏的事情,上面还牵涉到一个叫旺儿的家人,只好派人到贾府去传旺儿来对质。衙役们不敢擅自进入贾府,只能让人带信进去。那旺儿早就等着这件事了,不用人带信,自己就在这条街上等着。见到衙役,反而迎上去笑着说:“有劳各位兄弟了,肯定是我的事情犯了。没办法,快来把我绑了吧。”众衙役不敢这么做,只说:“您快去吧,别闹了。”于是旺儿来到堂前跪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