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阁小说网>网游>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1 / 2)

话说黛玉和姊妹们一同到王夫人那里,看到王夫人正和兄嫂派来的使者商议家务,还提及姨母家遭遇人命官司之类的事情。见王夫人事务繁杂,姊妹们便出来,前往寡嫂李纨的住处。

李纨就是贾珠的妻子。贾珠虽英年早逝,所幸留下一个儿子,取名贾兰,如今刚满五岁,已经入学读书。李纨出身于金陵的名门望族,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族中无论男女,都擅长吟诗读书。到李守中这一代,他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所以李纨出生后,并不让她过度读书,只让她读了《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本书,认识几个字,知道前朝的几位贤女就够了,反倒把纺线、舂米等家务事当作要紧的,因此给她取名李纨,字宫裁。所以,李纨虽然青春守寡,生活在富贵奢华的环境中,却如同槁木死灰一般,对外界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侍奉长辈、抚养孩子,此外就是陪伴小姑们做针线、读书。如今黛玉客居在此,每日有这些姐妹相伴,除了牵挂远方的老父亲,倒也没什么可忧虑的了。

再说贾雨村,他补授了应天府尹一职,刚到任就有一桩人命官司呈到案前。案件的起因是两家争夺一个丫鬟,互不相让,最终导致有人被打死。贾雨村立刻传原告来审问。原告说:“被打死的是我家主人。那天买了个丫头,没想到是被人贩子拐来卖的。这贩子先收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少爷原本说第三天是好日子,再把人接进门。可这贩子又偷偷把丫头卖给了薛家,我们得知后,去找贩子要人,想夺回丫头。无奈薛家是金陵一霸,仗着财势,他家的豪奴竟把我家小主人打死了。凶手和他的仆人都逃走了,无影无踪,只留下几个无关的人。我告了一年的状,却没人主持公道。恳请大老爷捉拿凶犯,除暴安良,拯救我们这些孤寡之人,死者定会感恩戴德!”

贾雨村听后大怒,说:“岂有此理!打死人怎么能就这么跑了,抓不到人呢!”于是准备签发传票,让公差立刻把凶犯的族人抓来拷问,逼他们交代凶犯藏在哪里,同时还要发出通缉文书。正要签发传票时,他看到案边站着的一个门子给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发签。贾雨村心里十分疑惑,只好停下手,当即退堂,回到密室,让侍从都退下,只留下门子伺候。

门子连忙上前请安,笑着问道:“老爷一向加官进爵,这八九年来,是不是把我给忘了?”贾雨村说:“看着确实很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门子笑着说:“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连自己的出身之地都忘了。难道不记得当年在葫芦庙里的事了?”贾雨村听了,像遭了雷击一样,这才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原本是葫芦庙里的一个小沙弥,寺庙失火后,他无处安身,想去别的寺庙修行,又受不了清苦寂寞,觉得衙门里这份差事轻松又热闹,于是趁着年轻蓄了发,当了门子。贾雨村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他,连忙拉着他的手笑着说:“原来是故人。”又请他坐下好好聊聊。门子不敢坐。贾雨村笑着说:“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是旧相识;况且这里是密室,既然要长谈,哪有不坐的道理?”门子听了,这才告了座,侧身斜着坐了。

贾雨村问门子刚才为什么不让他发签。门子说:“老爷荣任到这个省,难道没抄一份本省的‘护官符’吗?”贾雨村忙问:“什么是‘护官符’?我竟从未听说过。”门子说:“这可不行!连这个都不知道,怎么能长久为官呢?如今凡是做地方官的,都有一张私藏的单子,上面写着本省最有权势、最富贵的大乡绅的名字,各省都是如此。要是不知道,一旦得罪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保不住,恐怕连性命都堪忧!所以它有个绰号叫‘护官符’。刚才说的薛家,老爷可惹不起!他这官司本不难断,只是都碍于情面,才拖到现在。”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抄好的“护官符”递给贾雨村。贾雨村一看,上面都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民间口碑。口碑写得清清楚楚,,内容如下: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贾雨村还没看完,忽然听到传点声,有人来报:“王老爷来拜访。”贾雨村连忙整理衣冠出去迎接。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他才回来继续仔细询问。门子说:“这四家相互联姻,关系紧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彼此扶持遮掩,相互照应。如今被告打死人的薛蟠,就是‘丰年大雪’的‘雪’家。薛家可不只靠这三家,他在京城内外的世交亲友也不少。老爷现在要抓谁呢?”贾雨村听了,笑着问门子:“照你这么说,那这案子该怎么了结?你大概也知道凶犯躲在哪里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笔阁小说网